活动

蓉城相约,EIT赋能重症|华西-梅奥国际重症医学大会2023暨西部重症医学论坛精彩回顾


一派蓉城好风光,2023年11月16-19日由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西部重症医学协作组、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重症医学分会承办,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协办的“华西-梅奥国际重症医学大会2023暨西部重症医学论坛2023”,在成都正式拉开帷幕。

大会秉持「规范核心技术,聚焦年度热点」的时代主题,贯彻「国内外多学科融汇交叉、协同进步」的理念,邀请了国内外重症医学界的学术权威和杰出精英到会传递信息、分享经验、交流心得、探讨方案。 



华睿博视

专题会

EIT技术作为本次华西-梅奥重症医学大会中一项重要的核心技术,成为重症医学领域专家津津乐道的话题。11月17日开幕式当天,由北京华睿博视医学影像技术有限公司主办的EIT专题会吸引了大批的医学专家前来学习交流。

 












金晓东  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任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党支部书记

四川省医学会重症学分会侯任主任委员

本次专题会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金晓东教授主持,金晓东教授首先肯定了EIT技术在重症领域的临床应用和医学价值以及近几年EIT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后引入专题会的主题:床旁动态影像学评估——EIT指导下的呼吸支持策略。


床旁动态影像学评估—EIT

梁国鹏教授作专题演讲


梁国鹏  教授

副主任呼吸治疗师 医学博士 硕导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治疗科支部书记兼副主任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临床医学院呼吸治疗系副主任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治疗科副主任梁国鹏教授为此次专题会带来了精彩纷呈的EIT学术饕餮盛宴。

EIT至今已有40余年的发展历程,随着近几年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迭代尤其结合了现在各种大数据和AI算法的进步,国内目前也已经有相当成熟的EIT产品,技术发展也从初期单纯的通气监测,到目前对血流甚至组织的阻抗区分度。相较于传统影像学技术,EIT具有实时、连续、无创、无辐射、动态的优势,最近几年国内外EIT的相关操作和应用规范也已经完善,EIT在未来重症领域中大有可为。

关于EIT如何优化临床治疗,梁国鹏教授做出了以下的介绍:

基于EIT的原理,EIT设备能够区分LPB以及HPB信号的差异,提取并识别通气和血流信号,也能够将不同时间如吸气末、呼气末的阻抗差异进行比较,按照目前常用的四分法,EIT还能够对肺内不同区域的即各ROI的阻抗变化进行评估。

随着现在精细化重症患者呼吸管理意识的深入,梁国鹏教授介绍到,EIT对呼吸系统局部顺应性的测定在PEEP滴定中对过度扩张和塌陷的评价,区别于常规整体顺应性测量,在精细化肺保护性通气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基于EIT的各种个体化监测参数已经逐渐得到验证,如GI指数、RVD、阻抗顺应性、基于EIT的时间常数等,梁国鹏教授为大家介绍了各种参数的重要意义,并鼓励临床医生积极利用EIT技术挖掘更多临床价值。

梁国鹏教授表示,EIT在患者呼吸管理全程中可以发挥出重要作用,包括对不同的呼吸系统疾病的评价,如ARDS、COPD、气胸、胸腔积液患者病情的实时评估,也为大家详细介绍并展示了脱机、俯卧位、肺复张、PEEP滴定等治疗过程中EIT如何识别治疗手段的效果和对患者病情的评估。

梁国鹏教授介绍到,华睿博视独有的可以对通气和血流进行实时评价的EIT技术,是EIT在医学上的一大进步,通过床旁实时监测肺不同区域的血流灌注状态,对于肺栓塞等肺血流疾病能够做出初步的评价,也可以显示肺整体和局部区域通气和血流灌注的匹配状态,为临床医生对患者肺通气、肺换气实时动态的评价的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最后,梁国鹏教授总结了EIT在床旁动态影像学评估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对基于EIT的呼吸支持策略的制定给予了高度的认可,希望这项技术普及到全体医务人员,惠及到有需求的重症患者。

专题会临近尾声,金晓东教授对本次专题会进行了点评,对EIT技术给予了高度评价与期待,现场反响热烈。



华睿博视 

展台客潮如流


华睿博视EIT展台人潮涌动,医学专家和医护人员就EIT技术展开讨论和探索,技术专家和同行们深入了解和专业研究Infivision ET1000,其严谨的态度和专注的精神令人印象深刻。 

展台实力突出,人潮如流

图片

观众积极参与workshop演示环节,讨论热烈


滑动图片,查看更多精彩


华睿博视将持续以诚朴为圆心,以技术和创新为指针助力加强重症医学建设、助推医疗水平提升,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出华睿力量。